四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量的计量”中时间单位第一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年和月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教材首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关系,在初步掌握各月天数后,引出平年、闰年全年天数的计算,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一年、一日,知道世纪、年、月、日的关系,记住大月、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知道平年、闰年的天数,知道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3、结合本节课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获得较长的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a)学生准备:各年份的年历表若干张。
b)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课总体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让全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围绕“经历学习过程”这一主线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遵守师生互动的原则,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为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组数)在导入部分,我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许多数,引出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是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既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又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了思维上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以下几步进行:
1、认识一年和一日2、认识年历表
3、记大月、小月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6、学习世纪
1、认识一年和一日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同时配音说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样的设计,是想从浩瀚的宇宙中揭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年历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智能结构。因此,我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发现年历表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把从年历表上发现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展开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观察、讨论得最认真。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概括总结并板书。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记忆大、小月(演示:拳头记忆法、歌诀法等)
(1)教师提出疑问: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小朋友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发现的,要求记住这些知识,怎样很快地记住31天的大月有哪几个月?学生汇报并演示这些方法。
(2)游戏记大、小月
为了学生进一步记住大小月的月份,我采用了游戏记大小月的形式:老师说到大月时男生站,说到小月时女生站,比比谁的反应最快。这样的环节安排,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出示:平年31×7+30×4+28=()天
闰年31×7+30×4+29=()天
提出问题:31×7、30×4、28各表示什么?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
质疑:那么平年、闰年又是怎样规定呢?指出:答案就在书上。鼓励学生看书8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并划出来。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了解平年闰年的规定。然后,课件出示:
(1)规定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
(2)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是平年。
由此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
6、判断平年、闰年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根据四年一闰的规律,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讨论、自学课本等手段来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计算这些年份是否是4或者是400的倍数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出现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一个孩子非常激动、开心的说:“老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的方法,如果这个数的末尾两位数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样,我就能很快地用口算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个孩子的表现,是我课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向全班同学推广。这段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 ……此处隐藏24517个字……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
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
(转自数学 吧 )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明确目标 探索新知
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了解小数的什么?
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
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
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
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问题
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
(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学习小数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
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小结
1、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
【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
(五)作业布置
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完成《作业本》
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15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的《加法结合律》,下面我从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学会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经历加法结合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确定目标的依据是
一是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新课标中指出:“经历运算与建模等过程,建立符号意识,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抽象思维”。第二学段目标中指出:“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价值。”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对数学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加法结合律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的加法第二个运算定律。三是基于学情的认识,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意义 ,具有初步的推理概括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会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通过观察发现、举例论证、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并会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说教法
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启发式谈话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说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课中我确定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特点及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谈话引入喜羊羊骑车锻炼身体的图片,从而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 探究新知环节(依据教材内容,我主要安排以下四个环节)
(一)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首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了解图意,试着画出线段图,我再引导学生分析线段图,列出算式。
通过让学生画线段图,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也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观察等式,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观察等式,说出等号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相同点都是三个数相加,和相等。不同点是左边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右边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通过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一步步概括出加法结合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猜测、论证,得出结论
提出质疑,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加都会是这样的?让学生举例论证。学生举例后再问:能写完吗?有没有一个式子能把所有的算式都表达出来?从而引导学生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最后再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加法结合律。
这一环节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具体数据的讨论,上升到规律的发现与归纳最终形成数学模型。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规律,让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四)回顾小结
通过回顾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加法结合律,让学生明确运用加法结合律要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点灵活运用,知道学习加法结合律的目的是为了使计算更加简便。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争先恐后填一填
2.判断下面各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巩固新知,提高计算能力。
四、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首先让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再加以评价和总结。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进一步促进理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