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说课稿

时间:2024-05-12 07:32:08
《画杨桃》说课稿

《画杨桃》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画杨桃》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画杨桃》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画杨桃》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文章。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观察一件事物要从多角度去观察,要实事求是,要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教学设想

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根据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为切实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讨论,实物观察,举例说明等教法。指导学生利用抓关键词语理解内容的学习方法,用实物观察,合作讨论的学方法来主动解决学习重点难点。教具的选择有杨桃一只、插图、重点段落投影片。

在讲授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景,我课前准备了实物杨桃,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所描述的对杨桃进行写生,看看在不同角度观察的同学是否观察到的杨桃样子不一样。然后换角度观察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激发阅读与思考的积极性。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分组讨论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讨论:“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最后为什么又变得和颜悦色?”“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提问让学生实地观察后才说出道理?”…通过研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课文包含的深刻道理。

在研读课文重点段落时,我意图让学生重点去抓住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去理解课文内容,去领悟含义深刻的词句。在解决重点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边读边悟,利用自由读,分角色读的形式,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是朗读老师神态变化和学生的对话。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课文所学内容来描述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诉说,对本堂课所明白的道理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不同的课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样找到最适合“本课”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又符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基本规律。还值得我去作进一步的思考。

《画杨桃》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主题为“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本组教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画杨桃》作为一篇精读课文,说的是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受到同学们取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从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结果,又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认为课文可以分三个角度去教学,即“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举动,在这“三大板块”上建立感悟与体验,在充分的阅读之后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做事。根据上面的解读与分析,我认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分块解读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实事求是”的启发,是本课学习的重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本文学习。第一课时,认读本课生字,整体感知,研读“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这两大板块。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第二课时,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研读“老师”的言行举动,继续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在回顾全文,深化“实事求是”的内涵。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课时安排,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1、认读本课6个生字。 2、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梗概。

3、能够抓住关键词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研读“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这两大板块。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

4、初步认识“实事求是”的内涵,感受老老实实作画的态度,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目光去评价别人。 其中第2、3个目标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法学法】

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表达能力。

【说教学设计】

我将用四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图片导入,初读整体感知。2、再读课文,引导形成话题。3、走近作者,品读“作画态度”。4、四、走近同学,体会态度变化。

一、图片导入,初读整体感知。

第一步,出示杨桃图片,简单介绍,拉近文本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也进入美术课堂,一起去看看小主人公是怎样画杨桃的。然后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第二步,要求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新词。

第三步,教师出示词语:【叮嘱 审视 轮流 和颜悦色 教诲 受用】先要求学生读准这些词语,再请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大致意思,最后让学生选用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这一设计首先是想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把学习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既使学生理解了词义,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

二、再读课文,引导形成话题。

第一步:请同学再读课文,想想我在课堂上是如何画杨桃的。

第二步:请学生用结合其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谈谈感受,找出关键词—老老实实,通过理解引导学生形成话题:如何理解“实事求是”其中的涵义。

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老老实实”,形成话题。一方面是力图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情感的升华点、主题的凝聚点。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激起学生的课堂实践兴趣,使学生能够围绕中心话题,自主研读文章,理解文章所承载的情感。

三、走近作者,品读“作画态度”

这一环节,我打算围绕“老老实实”这个词进行突破。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由读1-2段:结合句子说说如何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我预设学生会找出以下两处:

第一处:父亲的话。针对此处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结 ……此处隐藏29615个字……不同的。

4、品读老师的话: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在思考中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果是不一样的。

5、游戏巩固,拓展延伸:从课文里跳出来,在游戏中运用刚才学到的道理来解决问题,巩固了所学的东西,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教学设计:

11、画杨桃

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叮嘱”、“审视”等词语,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样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4、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联系全文,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所说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杨桃、乒乓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份礼物,想不想看?

2、 (出示乒乓球)请看,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3、 (出示球的另一面)好,请大家再看看?它又是什么颜色?(黑色)

4、怎么刚才明明看到是黄色的球,它又变成了黑色的了?难道它会变魔术吗?

5、同学们,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

6、同一件事物,换个角度来看,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画杨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7、板书课题,大声齐读课题。

二、讲解新授

(一) 、初读课文

1、释题:看到题目中的“杨桃”,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2、课件出示杨桃的相关介绍,师简单介绍。

3、看到题目中的“画”,你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4、同学们的问题都提的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同学,那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先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

6、反馈。

(二)、体会重点语句

过渡:同学们明白的道理可真多!课文中的谁告诉你们的?

1、父亲是怎么告诉“我”的?

2、老师又是怎么告诉“我”的?

3、是啊,课文中的小作者有一位好父亲,一位好老师告诉他画画的方法,让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话。(课件出示两段话,男生读父亲,女生读老师)

(三)、品读父亲的话

1、(体会“叮嘱”)父亲对自己孩子都寄托了无限的希望,总是千叮嘱,万叮咛。同学们,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叮嘱过你们吗?谁来学学你们的爸爸妈妈叮嘱你们的样子?

2、点名回答。(多元评价,你学得真像!你也有位好父亲!你记住了爸爸的叮嘱,真棒!)

3、那课文中父亲叮嘱我时应该怎样说?自己好好体会体会练习练习。

4、刚才大家都练习得特别认真。平时都是你们听父母的叮嘱,听郑老师的叮嘱。今天,我来当课文中的小孩,谁愿意来叮嘱叮嘱我?

5、点名回答。大家觉得他像吗?(像)请同学们像他这样读,叮嘱叮嘱你们的孩子。齐读。

6、父亲告诉我画杨桃的方法,你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吗?(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师板书。

(四)、审视杨桃

过渡:课文中的“我”是个乖孩子,按照父亲的话去做,却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1、我们一起来说说下面的故事吧。

2、分角色朗读第2—12自然段,一生读旁白,1、2大组读老师的话,3、4大组读同学的话。

3、咦?我明明是按父亲的话去做的,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呢?

4、点名回答。

5、哦,是这样。那“我”到底有没有画错呢?

6、你们怎么知道?耳闻不如目睹。我们来亲眼看看杨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7、 (出示杨桃)让我们像课文中的老师一样来看杨桃。老师是怎样看的?

8、 (课件出示)“审视”是怎样看的?谁会看?

9、点名上台看,大家评点。

10、大家觉得他像“审视”吗?

11、谁来说说看他是怎样看的?

12、请大家学着他这样来审视杨桃。看看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

13、多个角度展示。

14、我看谁的样子最像“审视”?好,老师觉得你看得最认真,你来说说。(点不同位置的同学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15、一个普普通通的杨桃,从不同的角度看,看到的样子可真是千姿百态呀!

(过渡)课文中一开始嘲笑我的同学,这下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多么不好意思呀!看到这个情景,老师的神情由严肃变成了什么?(和颜悦色)

(五)、品读老师的话

1、他又说了什么?谁想当老师来说说?这个大组坐得最端正,你们来试试。(课件出示)

1、老师讲的话真有道理,让我们来好好地体会体会。

2、学习小组带着问题合作学习:

朗读思考:

(1)一共有几句话。

(2)关于画杨桃老师讲了几个方面的意思?

(3)听了老师的话,你想到了什么?

4、反馈。师随机板书:多角度观察,尊重他人。

5、师引读。

6、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过渡:老师讲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了吗?若从课文中走出来呢?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树上停着三只鸟,被猎人打死了一只,树上还剩几只鸟?为什么?请你从多角度考虑,并说出你的充分理由。

2、学习小组讨论。

3、学习组长汇报。

4、师小结。

四、 总结全文

是啊,画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父亲和老师告诉我们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学会多角度观察,更不要随便嘲笑别人,要尊重别人。(点板书)我想,这些话不仅对我们画画有帮助,对我们学习生活、思考问题有帮助,对我们今后做人更有帮助,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让我们记住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吧!(齐读老师说的话)

《画杨桃》评课稿:

优点:

1、学科心育目标较合理,考虑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2、为实现心育目标,心育策略符合要求,遵循了直观性原则,采用了课件,实物等。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体会课文,体现了语文的学科特色。

4、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身感受。

5、课件简练精致,达到了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6、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语言亲切,教态自然大方。

7、教师注重了口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

不足:

1、观察力的培养只注重了教学生观察,应该还要拓展。

2、人文性注意的较好,工具性注重的还不够。

3、在课堂中若关注细节,处理好课堂中的偶发事件,更能体现心育特色,为课堂增色。

《《画杨桃》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